描述
背景
立式加工中心是指主軸為垂直狀態的加工中心,其結構形態多位固定立柱,工作 臺為長方形,無分度回轉功能,適合加工盤、套、板類的零件,它一般具有三個直線運動坐標 軸,并可在工作臺上安裝一個沿水平軸轉的回轉臺,用以加工螺旋線類零件。然而,由于立 式加工中心的加工特點,產品的定位點一般只能放在產品的下方部位,這是由產品只能從 上方裝入造成的。根據產品的使用要求,很多時候產品所要加工部件和產品上方的特征有 著直接的尺寸關系,以往只能用轉換基準來進行定位,造成工序增加,定位不準確。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立式加工中心用反向定
位工裝。
為達到本發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立式加工中心用反向定位工裝,所 述立式加工中心用反向定位工裝設有頂板、與所述頂板相對的底板及支撐所述頂板與底板 的支撐柱,所述頂板的下表面設有第一粗定位塊、第一粗定位柱、第一氣缸、氣缸支撐板、第 二粗定位塊、定位塊、彈簧銷、定位銷以及定位銷塊,所述第一氣缸穿過所述氣缸支撐板且 與其固定連接,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間部分的第二氣缸、位于所述第二 氣缸上方的頂出板、直線軸承、定位座、位于所述定位座上的導向桿、位于兩側的滑動底塊、 位于所述滑動底塊外側的第三氣缸及第四氣缸。
所述第一粗定位塊為兩個且對稱地位于所述頂板下表面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粗 定位柱、第一氣缸及氣缸支撐板分別設有兩個且對稱地分布在所述頂板下表面的后側。
所述頂板大致呈長方體,其中央設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四個角處設有定位塊。
所述第二粗定位塊與所述定位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二粗定位塊前后放置,且其高 度高于所述定位塊,所述定位塊位于所述第二粗定位塊的前方且左右放置。
所述直線軸承、定位座、導向桿、滑動底塊、第三氣缸及第四氣缸左右對稱放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立式加工中心用反向定位工 裝不僅可以將定位點設置在產品的下方部位,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在產品上方部位,或者 其他部位,解決了傳統需要使用轉換基準的問題,減少了工序,且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和生產 Z政率,減少了廣品的不良率。
實施
如圖1至圖2所示,本發明立式加工中心用定位工裝設有頂板5、與所述頂板5相 對的底板7及支撐所述頂板5與底板7的支撐柱6。所述支撐桿6位于所述頂板5與所述 底板7對應的四個角。所述頂板5大致呈長方體,其中央設有矩形孔。所述頂板5的前表面 中間向后凹陷形成開槽,所述頂板5的形狀左右對稱。所述頂板5的下表面設有第一粗定 位塊1、第一粗定位柱2、第一氣缸3及氣缸支撐板4。所述第一粗定位塊1為兩個且對稱地 位于所述頂板5下表面的左右兩側,所述第…粗定位柱2、第_ o氣缸3及氣缸支撐板4分別 設有兩個且對稱地分布在所述頂板5下表面的后側。所述第一粗定位塊1大致呈長方體。 所述第一粗定位柱2為圓柱體,且位于所述第一氣缸3遠離另一第一氣缸3的一側。所述 氣缸支撐板4呈長方體且其上表面與所述頂板5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氣缸3穿過 所述氣缸支撐板4且與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氣缸3用于產品防顫。所述頂板5的下表面 還設有第二粗定位塊15、定位塊16、彈簧銷17、定位銷18以及定位銷塊19。所述頂板5中 央矩形孔的四個角處設有定位塊20。所述第二粗定位塊15與所述定位塊16呈長方體,所 述第二粗定位塊15前后放置,且其高度高于所述定位塊16,所述定位塊16位于所述第二粗 定位塊15的前方且左右放置,所述彈簧銷17、定位銷18及定位銷塊19位于所述第一粗定 位塊1的前方。所述定位銷塊19呈長方體。
如圖1及圖2所示,所述底板7上設有位于所述底板7上表面中間部分的第二氣 缸8、位于所述第二氣缸8上方的頂出板9、直線軸承10、定位座11、位于所述定位座11上 的導向桿12、位于兩側的滑動底塊13、位于所述滑動底塊13外側的第三氣缸14及第四氣 缸21。所述直線軸承10、定位座11、導向桿12、滑動底塊13、第三氣缸14及第四氣缸21左 右對稱放置。所述第三氣缸14靠近所述支撐柱6。所述滑動底塊13呈長方體,且位于所述 第三氣缸14的內側。所述第二氣缸8位于所述底板7上表面的中央,其上固定連接有頂出 板9,從而可以使得頂出板9上下移動。所述直線軸承10、定位座11及導向桿12位于所述 第二氣缸8的外側。所述第四氣缸21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氣缸14之間。
如圖1及圖2所示,所述定位塊16及定位塊20構成位于上方的定位點安裝層,所 述第一粗定位塊1、第二粗定位塊15及第一粗定位柱2構成位于中間的產品粗定位層,所述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氣缸3、8、14、21構成位于下方的夾緊部件。
如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立式加工中心用反向定位工裝在工作時,首先將產品放 在滑動底塊13的上方,使其沿著所述滑動底塊13的上表面滑入到反向定位工裝中,然后通 過第一粗定位塊1、第二粗定位塊15及第一粗定位柱2對產品進行大致定位。然后所述第 二氣缸8向上推動頂出板9,通過頂出板9向上移動從而托起產品,此時使得產品與定位銷 18、彈簧銷17準確接觸,從而進行準確定位,使產品不會發生較大偏移。然后第三氣缸14 開始向上托起產品,使得產品的四個角與定位塊16、20壓緊。此時,反向定位已經完成,為 了在加工時減少產品顫動,可在產皮下方布置第四氣缸21。第一氣缸3可以對產品進行防 顫作用。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 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變化 或者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者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本文由伯特利數控整理發表文章均來自網絡僅供學習參考,轉載請注明!